公司动态
佩戴念珠的习惯很早就留下了
来源:www.cqjyf.cn 发布时间:2020年09月30日
佛经对念珠的记载多出于后期的大乘经典。一部《木槵子经》讲述了念珠与佛教之间的渊源:
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,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树(菩提树的一种)的种子穿成珠串,随身携带,无论行、坐、卧,一边念佛的名号,一边拨动珠子,从一至百千万,便可清净自心,放下一切。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,谓之“百八烦恼”,即六根的六种烦恼乘以三世。
《木槵子经》说,可以用一百零八颗念珠,破“百八烦恼”。
在我国,有关念珠的记载,始于佛教盛行的隋唐时代。
相传那时净土宗的道绰(562-645)在弘法的同时常劝人“念弥陀佛名,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,每一称名,便度一粒,如是率之,乃积数百万斛者”,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计算念佛的数目。
由此,佩戴念珠的习惯便在我国佛教界不断传承。
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,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树(菩提树的一种)的种子穿成珠串,随身携带,无论行、坐、卧,一边念佛的名号,一边拨动珠子,从一至百千万,便可清净自心,放下一切。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,谓之“百八烦恼”,即六根的六种烦恼乘以三世。
《木槵子经》说,可以用一百零八颗念珠,破“百八烦恼”。
在我国,有关念珠的记载,始于佛教盛行的隋唐时代。
相传那时净土宗的道绰(562-645)在弘法的同时常劝人“念弥陀佛名,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,每一称名,便度一粒,如是率之,乃积数百万斛者”,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计算念佛的数目。
由此,佩戴念珠的习惯便在我国佛教界不断传承。
相关文章
- 重庆佛珠加工厂家为你讲解紫檀佛珠加工流程2019年12月31日